中国男足迎战中国香港,黄健翔赛前“开炮”
东亚杯末轮开赛在即,今天下午15点,中国男足将对阵中国香港,场面的火热与关注度不减。而在赛前,知名体育媒体人黄健翔的社媒发声却率先“抢戏”。他一句“中国足球真输了又能怎样?”瞬间点燃了舆论场,引发广泛讨论。

环境之困:球场问题背后的体制根源
黄健翔的言辞一如既往犀利:“如今的中国足球,真不是输不起的问题,输了又能如何?裤衩都没了,还谈什么捂着?”更直接点出了深层次的管理困境。他举例称,2018年世预赛初期主教练的选择失误,直接让国足陷入苦战。而2022年的世预赛,虽突破政策引入归化球员却坚持不用外籍教练,依然满盘皆输。“买得起马,配不起鞍,这样的逻辑怎么可能赢?”黄健翔抨击得毫不留情。
输球背后:没有担当的“后果自由”
在黄健翔看来,中国足球的失败早就不仅停留在场上表现,更是管理思想上的“无责文化”。“无论你在哪个位置上,只要对上负责,对下无需理会。究竟是谁的锅?没人担责,天塌下来也是风平浪静。”他直言道,“一次决定失误可以毁掉一代好球员,但事后却没人敢拍桌子说‘错了!’。”
为谁而战?无关比赛胜负的反思
对于今晚的比赛,黄健翔的态度也相当佛系:“真就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比赛,输了球也不会天崩地裂。国足现阶段的目标根本不是比分,而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。”他呼吁,国家队应更多考虑那些还能支撑未来的球员,而不是浪费珍贵的上场机会给注定无法继续贡献的老将。
在这位老资格足球评论员眼里,中国足球现在的形势已经无需“虚伪”地苛求全胜。输球虽然刺痛人心,但或许能够使得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。黄健翔无奈地总结道:“我们现在要赢谁,都没把握,更没有多余资格既要成绩又要培养。索性输干净了,也未必不是解脱。”
输赢之外,责任何在?

对于中国足球的未来,更多的讨论不应停留在球场技战术层面。管理的割裂、决策的草率、责任的缺位,这些问题才真正将国足推向今天的艰难局面。而解决这些难题,无疑比赢下一场比赛更为重要。